雅安聊吧

    今日:0| 主题:8470
收藏本版 (63)
一杯茶一个故事,分享、评论雅安本地发生的新鲜事、趣事、异事,房事、影讯、职场、宠物、公益、汽车等交流区,还能365天免费百吃白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背二哥,这个古老的职业,如果有天消失了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等等的阳光 发表于 2016-10-12 10:53:04
266 0

    在严肃的工作4天后,却发现今天才周二。小编表示送给大家一张微笑jpg。
顺带带大家唱一会儿歌:在山的那边,路的那边有一群背二哥,他们勤劳又聪明......
   好吧,切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路边的背二哥是我同伴......咳咳,不好意思,跑题了。唱完歌咱们就回到主题背二哥的故事来吧。
    巴中,地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独特的地理风貌与千百年的历史沉淀共同发展出背二哥这个独具特色的职业。
“背二哥”还是“背二歌”?
     “背二歌”是“背二哥”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所唱的歌。背二哥以背运东西为生的人,大家叫他背老二或背篼儿。见于一些交通不便的山区。所用工具为喇叭形背篼一个、绳架一副、丁字拐杖一个。一般背50千克左右货物,走累了,便用丁字拐杖置于背筐下支撑休息片刻。如果背运是集体行动,领头的背二哥要呼吼节奏感强的号子,统一众人的行动步伐。
历史渊源
     相传它的历史与背二哥的历史一样悠久。他们在那深山沟、大山里辛勤的劳动,十分艰苦,什么蛇倒退、鬼见愁,走在那种路上只准前行,不准后退,只要后退就可能掉下岩去。而且因为山里的野兽很多,背夫若不成群结队就可能被野兽袭击、吃掉。所以很自然的结合成一个背二哥队伍,羊肠小道难行,像原来的米仓古道的栈道,它是前人用錾子打的一个脚印,只能放一只脚在里面走,加上中午肚子又饿了,太阳又热,山上只有那个懒蝉子在叫唤,什么声音都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精疲力尽,老"背二哥"杵子一打起,要想吃他那热馒头,就要慢慢往上爬。几句山歌一吼,大家情绪就来了,“巴山背二歌”就在这种环境下产生。
     巴山背二哥一代又一代翻越巴山,跋涉在这些古道上,或背运粮草,或运输货物,或背运日常生活用品进行物质交换,为推动川陕物质交流、经济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劳。
   “巴山背二歌”是巴山人精神文化的一种体现,是研究巴人历史的依据,是承载巴山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的载体,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其歌词多用赋、比、兴手法,生动形象传神,所表达的意境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妙不可言;其旋律清新流畅,唱腔高亢明亮,风格粗犷豪放,极具地域特色。
    随着时代的变迁,背二哥越来越少,但背二哥这个职业不会消失,因为他们背上背的是一种责任,是对顾客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更是对文化传承的责任。“背二歌”是他们为了激励自己前行而唱的歌,前路虽漫长,而歌声却会一直陪伴他们走下去。
   好了,科普完了“背二哥”咱们就要来一个官方话题了。每周六,20:00—20:45,土播鼠直播(手机)CCTV IP 大众生活频道(电信),《醉美乡音》与你不见不散!重播时间:每周一,20:00——20:45,CCTV IP 大众生活频道“背二哥”将在本周六晚等你来赴约。
《醉美乡音》海选报名已经开始啦,欢迎报名加入哦!
  更多资讯,请关注wx公众号:成都壳子网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jpg (102.43 KB, 下载次数: 3)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jpg
收藏
收藏
分享
分享
喜欢
喜欢
不喜欢
不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帖

推荐阅读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雅安全搜索信息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雅安全搜索( 蜀ICP备15021960号 )

地址:中国·四川·雅安雨城区朝阳街电子商城B栋2单元2楼 服务热线:0835-8110010(PM8:30至18:00)

QQ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