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全搜索

标题: 归田隐居?雅安七旬木匠在竹林深处自修一座“小别墅” [打印本页]

作者: 浮云陪伴天马    时间: 2017-1-17 09:49
标题: 归田隐居?雅安七旬木匠在竹林深处自修一座“小别墅”
本帖最后由 浮云陪伴天马 于 2017-1-17 09:54 编辑

74岁的高志森一生经历丰富:当过会计、卖过打药,练过武术、做过采购、办过工厂,搞过边贸。

但他还是最喜欢被人唤作木匠“是木匠,不是木工。木工只是一个工种,别人叫做啥就做啥,木匠则充满匠心,这个“匠”里面得有自己的思想。



       秋山利辉《匠人精神》
雅安市名山区建山乡,止观山绵延起伏。从山脚上行6公里,绕过一株银杏树,再从石板路步行几米,一个川西风格的门笼子伫立眼前。
门笼子的匾额上,“耕读传家”四个字格外显眼。高志森的木房就隐藏在海拔1000米的一片竹林之中。
古朴的石木结构民居由他设计建造,给人遗世而立的惊艳之美。木屋中西合璧,既有川西民居特色,细节上又综合了全国各地民居特点

            归隐田园修个木屋养老


2004年,高志森告老还乡,当年那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已是六旬老人。
静下来的时候,儿时的生活画面总在脑海中浮现:妈妈放粮食的木盘、父亲坐过的板凳,外婆的木梳,只要想到木头,就会想起美好的童年。
是叶落归根的现实考虑,也是对木工技艺的传承,修建一座小木屋的构想,在高志森脑中浮现。
20多方木料,10余万元的花费,一年多的时间,换来一楼一底,穿斗式传统石木结构的“小别墅”。房屋占地200多平方米,有传统的回廊、美人靠,还有川西民居少有的大窗户。除了请两位后生做重体力活,过经过脉的活路都是他一手一脚做出来的。

雨过天晴,从小木屋往外望去是一片美景。

留个根复原水碾筹建农耕博物馆
所有人都觉得高志森应该稀交绝友、颐养天年的时候,他又坐不住了。2016年,74岁的高志森又在小木屋搞出了动静。
他在房前挖了一个水坑,经过多次考察,又参照记忆中的样子,用自己的木工复原了川西地区特有的两种水碾模型。
“传统文化需要一个载体,我们这代木匠一走,后人看到这个水车也能复原。”他说。


周围村民都很好奇:“高老,你的农家乐好久开哦?”高志森微微一笑说,我不开农家乐。他心里暗自嘀咕,不要以为我做出这些模型就是想要赚钱。
高志森心中有个梦想:逐步恢复包括水车在内的一些生产工具,有个属于自己的博物馆,向后人展示川西农具的“技术密码”。
高志森对子女有言在先,“我没什么积蓄,以后这些东西也不会留给你们,我要交给博物馆或者真正懂得起的人。


    大家品味做让乡愁“回家”

乡村,曾被视为“中国的缩影”,从愚昧、落后,跃进到现代文明,经历了百年变迁。

只有在恬静的乡村,温暖才那么浓烈,因为包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百年之后,我们再度掉头,品味乡土的一切味道。劈柴喂马、周游世界,已不能满足时髦的胃口。到乡村去,比任何时候都迫切。
到乡村去,不是突如其来的一阵风,而是让我们的乡愁,柔软地扑进乡土的怀抱。
看看身边的朋友,现在最壕的,不是香车宝马花满路,是看乡下有没农庄有没地。

本文摘自华西都市报





欢迎光临 雅安全搜索 (http://bbs.yaqs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